截至2022年3月3日的一周,亞洲棕櫚油現貨價格連續第四周上漲,主要反映出對近期食用油供應緊張的擔憂。
周五,2023年3月船期毛棕櫚油賣盤報價為972美元/噸,比一周前上漲13美元。
2023年3月交貨的33度精煉棕櫚油報價為每噸1010美元/噸,比一周前上漲27.5美元;4月到6月報價為1002.5美元,上漲22.5美元;7月到9月報價為982.5美元/噸,上漲10美元;10月到1月報價為970美元,上漲10美元;以上均為馬來西亞港口的FOB報價。
2023年3月交貨的24度精煉棕櫚油報價為每噸1020美元/噸,比一周前上漲27.5美元;4月到6月報價為1012.5美元,上漲22.5美元;7月到9月報價為992.5美元/噸,上漲10美元;10月到1月報價為980美元,上漲10美元。以上均為馬來西亞港口的FOB報價。
截至3月3日的一周,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基準2023年5月棕櫚油期貨收報每噸4,357令吉,比一周前上漲3.69%;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3月豆油收報61.19美分/磅,比一周前下跌0.05%。周五大連交易所的5月豆油期貨報每噸9040元,比一周前上漲1.01%;5月棕櫚油期貨報每噸8418元,比一周前上漲0.77%。
從全球食用油供應面來看,頭號棕櫚油生產國印尼限制5月份之前的棕櫚油出口,以確保節日季國內供應充足。頭號豆油供應國阿根廷的天氣干旱導致大豆減產;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馬來西亞種植園正在面臨連續多雨和洪水的影響;頭號葵花籽油出口國烏克蘭的出口前景也面臨黑海協議兩周后續簽的不確定性。
馬來西亞媒體報道,由于全國各地的大雨,受災人數已達3.6萬人。持續降雨影響到油棕種植業的收獲以及物流。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將在周三發布供需數據,分析師們預計這份報告可能顯示2月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進一步降至221萬噸,比1月份降低2.7%;2月份產量可能降至126萬噸,環比降低8.65%;出口量可能為114萬噸,環比提高0.3%。
從需求面看,經銷商估計2月份印度棕櫚油進口量環比下降30%,創下八個月來最低,因為本年度前四個月印度進口量過多,導致庫存積壓,煉油商傾向于消化庫存。
經紀商桑文集團估計,2022/23年度印度食用油進口量預計將增長6%,達到1500萬噸,主要受益于人口增長。
與此同時,今年棕櫚油和豆油的價差縮小,可能導致價格敏感的買家削減棕櫚油采購。今年迄今棕櫚油期貨價格上漲5.2%,而芝加哥豆油期貨下跌4.3%。
周五令吉匯率報4.473令吉兌1美元,一周前為4.433令吉。
注:1美元兌換4.433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