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為世界糧食增產和農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湖南省委會副主委、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蘭定國為此建議,加快推進雜交水稻技術國際合作,在湖南設立雜交水稻技術對外援助交流合作中心。
湖南是雜交水稻的發源地。自1964年以來,以袁隆平為代表的湖南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持續推動雜交水稻科技創新。
湖南擁有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支撐平臺,成功研創了“三系法”“兩系法”雜交水稻,在第三代雜交水稻、低鎘水稻、耐鹽堿水稻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持續引領世界。在蘭定國看來,湖南是雜交水稻技術的創新高地,擁有開展雜交水稻技術國際合作的獨特優勢。
“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為代表的科研單位,多年來一直從事雜交水稻對外援助與合作?!碧m定國介紹,湖南承擔了多個以雜交水稻推廣為主的農業援外項目,承辦了糧食安全部長級研討班、農業研修等技術培訓班,為世界雜交水稻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怎樣更快地推進雜交水稻技術國際合作?蘭定國建議,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為依托,聯合國內雜交水稻科研單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相關組織成立國家雜交水稻技術對外援助交流合作中心,共享中國雜交水稻技術人才、科研信息、品種資源等,緊密對接合作國家的相關部門、科研單位,做大做強中國雜交水稻國際化事業。
“此外,希望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為基礎,設立中非現代農業技術示范交流中心,探索湘非農業深度合作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和新道路,為賡續中非友誼貢獻湖南力量?!碧m定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