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麥
本周我省小麥平均收購價格上漲。
一、市場價格監測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小麥(國標三等)平均收購價格為1.578元/斤,較上周上漲0.002元/斤,漲幅0.13%,較去年同期上漲0.230元/斤,漲幅17.06%;平均出庫價格為1.597元/斤,較上周上漲0.001元/斤,漲幅0.06%,較去年同期上漲0.229元/斤,漲幅16.74%。
分市看,廊坊、定州小麥收購價格最高,為1.61元/斤;保定收購價格為1.59元/斤;辛集、邢臺收購價格為1.58元/斤;唐山、滄州、石家莊收購價格1.57元/斤;衡水收購價格為1.56元/斤;邯鄲小麥收購價格最低,為1.55元/斤。
本周我省重點監測購銷企業小麥平均入庫價格為1.590元/斤,較上周下降0.001元/斤;平均出庫價格為1.604元/斤,較上周下降0.002元/斤。其中河北秦皇島青山國家糧食儲備庫收購價格最高,為1.665元/斤,固安縣利源糧油貿易有限公司收購價格最低,為1.53元/斤。
二、市場動態報道
?。?、現貨市場:11月23日,河北地區:衡水深州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5元/斤,邢臺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3-1.66元/斤;邯鄲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34-1.635元/斤;保定雄縣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5元/斤。河南地區:周口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2元/斤;新鄉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5-1.635元/斤;商丘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2元/斤;遂平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5元/斤。山東地區:聊城茌平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元/斤;青島平度地區普麥凈糧進廠價1.65元/斤左右;荷澤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35元/斤左右。江蘇地區:興化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4元/斤。安徽地區:亳州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2元/斤。
2、期貨市場:11月23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軟紅冬小麥期貨收盤上漲,截至收盤,12月期約收高2美分,報收793.50美分/蒲式耳;3月期約收高3美分,報收813.50美分/蒲式耳;5月期約收高3.25美分,報收823.25美分/蒲式耳。11月23日,鄭州商品交易所強麥WH303合約結算價1.7525元/斤。
三、市場分析
本周我省小麥價格繼續上漲,但上漲勢頭略顯放緩,由于目前小麥市場無明顯利空消息,預計短期內麥價仍將保持高位震蕩運行,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需求方面相對偏弱。近期餐飲業和食堂消費受疫情影響明顯,面粉市場的消費需求處于低迷狀態,經銷商面粉建庫意愿一般,多是按需采購,面粉企業生產壓力較大,主要以維護市場份額和老客戶剛性需求為主,對小麥并沒有強烈的建庫意愿。
二是多空因素交織影響。從后期影響小麥價格的支持因素看,外圍品種尤其是玉米價格的強勢運行給小麥價格底部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從抑制因素來看,今年小麥豐收以及飼用需求的大幅減少將抑制麥價的上漲空間,而政策調控依然是小麥穩定運行的保障。
三是市場上量將逐步恢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優化疫情防控工作“二十條”措施發布后,部分地區物流運輸有所改善,企業到貨量將會增加。受小麥價格的持續上漲吸引,持糧主體心態也發生了變化,農戶售糧積極,貿易商適時售糧以規避風險,市場流通糧源增多。
總的來看,階段性上量依然是影響行情的關鍵,局部糧源供需緊張的地區小麥價格仍會有向上突破的可能,預計受需求趨旺、成本高企等利好因素支撐,短期內我省小麥價格仍將維持高位震蕩運行走勢。
玉 米
本周我省玉米市場價格小幅上漲。
一、市場價格監測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玉米平均收購價格為1.397元/斤,較上周上漲0.007元/斤,漲幅0.50%,較去年同期上漲0.051元/斤,漲幅3.81%;平均出庫價格為1.418元/斤,較上周上漲0.006元/斤,漲幅0.42%,較去年同期上漲0.059元/斤,漲幅4.36%。
分市看,秦皇島、廊坊收購價格較高,為1.42元/斤;石家莊、張家口、唐山、保定、辛集為1.41元/斤,邢臺、滄州分別為1.40元/斤、1.39元/斤,衡水、承德為1.38元/斤,定州、邯鄲收購價格較低,分別為1.37元/斤、1.36元/斤。
本周我省重點監測購銷企業玉米平均入庫價格為1.409元/斤,較上周上漲0.007元/斤,平均出庫價格為1.425元/斤,較上周上漲0.006元/斤。其中博野國家糧食儲備庫入庫價格最高,為1.47元/斤,河北黃驊國家糧食儲備庫入庫價格最低,為1.365元/斤。
二、市場動態報道
1、現貨市場:11月24日,哈爾濱地區玉米收購價格為1.33-1.34元/斤,長春地區玉米出庫價格為1.375-1.385元/斤,山東青島地區貿易商玉米收購價格1.43元/斤,水分15%左右;飼料企業收購價格1.46-1.48元/斤,水分15%以內。
2、港口方面:11月24日,錦州港地區水分14%玉米收購價1.46-1.47元/斤。鲅魚圈港地區水分14%玉米收購價1.46-1.47元/斤,廣東蛇口港地區東北玉米主流價格在1.52-1.525元/斤。
3、期貨市場:11月24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收盤較上周收高,成交最活躍的3月期約交易區間在658.25美分到666.75美分。11月24日大商所主力合約收盤價1.44元/斤。
三、市場分析
本周我省玉米價格小幅上漲,主要原因是玉米收獲后雖然供給增多,但是受疫情、天氣及惜售情緒影響,玉米流通較少,供需偏緊格局明顯,短期內玉米價格受到支撐,分析后期影響玉米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國內產量未出現明顯增長,但需求卻提升明顯。在玉米收獲之前,玉米的產量一直成為爭議的焦點,隨著玉米收獲后,這一因素漸漸削弱。主導玉米價格波動的主要是市場需求,從需求端看,今年的玉米市場需求是較為強勁的,四季度又是豬肉消費旺季,根據飼料生產中的配比來看,玉米用量不斷上升,再加上今年飼用替代減少,使國內玉米需求不斷增加。
二是進口玉米價格高漲,進口數量明顯回落。去年我國進口玉米數量創紀錄大增,也一度成為國內玉米的一大補充,但是今年發生了重要改變。受全球通脹、俄烏沖突以及極端天氣影響,全球玉米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進口成本明顯上漲,從而導致今年我國的進口玉米數量明顯下降。據相關機構預計,2021/22年度,我國進口玉米數量約為2200萬噸左右,較上一年度減少約25%。進口減少使得國內玉米整體供需繼續處于緊平衡狀態。
三是玉米流通量不足。雖然目前玉米處于集中上市階段,但受疫情管控物流受限、農戶惜售等因素影響,市場流通玉米較少,玉米短期供應偏緊。不過,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年末售糧增加,后市供應逐漸寬松,玉米盤面上方將有壓力,下方也有支撐,預計短期維持偏強振蕩態勢,中長期重心緩慢上移。
總的來看,受玉米市場總體供需形勢偏緊影響,預計短期內玉米市場價格依然會維持偏強走勢。
成品糧
一、面粉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面粉(富強粉,25公斤/袋)平均批發價為1.96元/斤,與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上漲0.19元/斤,漲幅10.73%;平均零售價為2.06元/斤,與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上漲0.20元/斤,漲幅10.75%。
本周我省重點超市面粉(富強粉,10公斤/袋)五得利品牌平均零售價為2.67元/斤,與上周持平,重點批發市場面粉(富強粉,25公斤/袋)五得利品牌平均批發價為1.92元/斤,與上周持平。
本周我省面粉價格保持平穩。隨著疫情防控工作二十條措施的發布,物流運輸將逐步恢復,面粉走貨情況也會有所好轉,預計進入12月份后,節日面粉備貨的陸續開啟將提振后期面粉消費。11月23日,衡水冀州地區20粉1.92元/斤,30粉1.88元/斤;滄州任丘地區30粉1.84元/斤,60粉1.80元/斤;邢臺寧晉地區30粉1.87元/斤,40粉1.84元/斤,60粉1.80元/斤。
本周麩皮價格繼續呈穩中趨強運行,一方面,近期玉米價格的持續走強對麩皮價格形成利好刺激。另一方面,粉企生產利潤主要來源于麩皮銷售,因此挺價麩皮心態較強。11月23日,衡水冀州地區、邢臺寧晉地區、保定安新地區麩皮1.25元/斤;滄州任丘地區麩皮1.24元/斤。
預計短期內我省面粉價格將以平穩運行為主。
二、大米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東北圓粒粳米(25公斤裝)平均批發價為2.49元/斤,與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上漲0.01元/斤,漲幅0.40%;平均零售價為2.63元/斤,較上周上漲0.01元/斤,漲幅0.38%,較去年同期上漲0.01元/斤,漲幅0.38%。
從本周報價看,承德、張家口批發均價較高,在2.68-2.73元/斤之間,其他地區批發價在2.30-2.57元/斤之間。大中型超市金龍魚大米平均零售價為3.89元/斤,與上周持平,重點批發市場大米平均批發價格為2.40元/斤,與上周持平。
本周我省大米價格平穩運行,影響后期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南北產區稻價居高不下。今年國內糯稻種植面積大幅縮減,而如今北方新季糯稻收購工作結束,南方收購工作亦是接近尾聲,本周安徽米企均反饋糯稻收購無量,基層余糧明顯見底,各產區稻價則是持續居高不下。安徽省新產中晚稻谷上市初期市場價格在1.20-1.31元/斤,平均價格1.25元/斤。目前,全省中晚秈稻(國標三等)市場價格1.29-1.42元/斤。
二是春節需求即將啟動,稻強米弱格局繼續。因為終端需求的持續疲軟導致當前米企價格多呈倒掛狀態,今年糯稻市場稻強米弱格局已經拉滿,按照當前糯米的走貨情況,疊加市場反饋酒廠以及食品廠的整體消化量減少近一半的實際情況,春節前的需求很難拉高糯米價格。
三是全球大米產量和期末庫存減少。國際谷物理事會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2/23年度全球大米產量預計為5.049億噸,略低于上月預測的5.054億噸,也比上年減少2.2%。本月全球大米產量較上月下調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和泰國的產量調低。因為天氣惡劣,印度的大米產量從上月的1.243億噸下調到1.238億噸,泰國的產量從2010萬噸下調到1990萬噸。全球大米貿易預計為4950萬噸,高于上月預測的4890萬噸,主要是因為印度的出口上調。全球大米期末庫存預計為1.689億噸,低于上月預測的1.692億噸,上年為1.785億噸。
總體來看,預計短期內大米市場仍將以平穩運行為主。
三、豆油(小包裝)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豆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6.43元/斤,較上周下跌0.02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62元/斤,漲幅10.67%;平均零售價格為6.94元/斤,較上周下跌0.01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63元/斤,漲幅9.98%。
本周我省超市豆油(金龍魚,小包裝5L/桶)平均零售價格為7.20元/斤,與上周持平;批發市場豆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6.26元/斤,較上周上漲0.02元/斤。
期貨市場:周三,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收盤上漲,截至收盤,1月期約收高6.25美分,報收14.36美元/蒲式耳;3月期約收高5.50美分,報收14.42美元/蒲式耳;5月期約收高5.25美分,報收14.49美元/蒲式耳。
分析后期影響國內豆油市場的主要因素:
一是國產大豆方面,短期內東北地區新豆價格看弱,現貨價格支撐條件不足。當前扶持政策并未明確給出,疊加今年南方產區新豆價格一直不溫不火,進口大豆大量到港等一系列因素均難以支撐今年新豆價格。當前各地余糧充足,新糧消耗量約2成左右,盡管多方收購主體庫存漸滿,但市場余糧量仍占比較高。如果收購主體后期不能增加庫存,進口豆又占據一部分市場份額的話,新豆收購價格下跌只是時間問題。
二是進口大豆方面,在阿根廷僅維持一個月的出口匯率優惠政策終止后,進口大豆榨利重新回到虧損擴大的通道。盡管之前人民幣匯率快速反彈幫助榨利同步回升,但對采購方來說需要進行一系列鎖匯操作,且匯率波動本身仍有不確定性。因此進口大豆供應情況仍存疑慮。
三是豆粕方面,截止到11月21日,豆粕庫存環比下降20%,同比降低55%,原因在于大豆供應緊張以及6月份以來養豬業的飼料需求恢復。但是隨著大豆供應改善,壓榨廠加快大豆壓榨,12月份的庫存有望逐步提高。不過在春節到來前,豆粕庫存增長步伐可能放緩。
總體來看,預計短期內國內豆油價格將保持弱勢。
花生油(小包裝)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花生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14.2元/斤,與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上漲0.13元/斤,漲幅0.92%;平均零售價格為15.14元/斤,與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上漲0.18元/斤,漲幅1.20%。
本周我省超市花生油(魯花,小包裝5L/桶)平均零售價格為17.31元/斤,與上周持平。批發市場花生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14.41元/斤,與上周持平。
分析后期影響花生油市場的主要因素:
一是目前河南、河北、吉林、遼寧等多個花生產區均受到疫情管控影響,多地靜默管理,花生交易受阻,上貨量減少,產區挺價現象再次增多,花生整體交易價格穩定,局部成交價格出現了0.05元/斤左右的偏強調整。二是河北灤縣花生產區管控趨嚴,花生交易基本平穩,農戶上貨依舊不多,交易量不大,價格暫時穩定。目前小日本通果價格在3.70-3.90元/斤,小日本通米價格在5.20元/斤左右,308新花生通果價格在3.70-3.90元/斤,308花生通貨米價格在5.20-5.45元/斤。
總體來看,預計近期花生油價格將維持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