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2022年11月29日報價)我省主要糧油品種中小麥、玉米市場價格上漲,面粉、大米市場價格保持平穩,豆油、花生油市場價格基本保持平穩。
小 麥
本周我省小麥平均收購價格上漲。
一、市場價格監測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小麥(國標三等)平均收購價格為1.580元/斤,較上周上漲0.002元/斤,漲幅0.13%,較去年同期上漲0.236元/斤,漲幅17.56%;平均出庫價格為1.600元/斤,較上周上漲0.003元/斤,漲幅0.19%,較去年同期上漲0.236元/斤,漲幅17.30%。
分市看,廊坊小麥收購價格最高,為1.62元/斤;保定收購價格為1.60元/斤;辛集、邢臺、唐山、石家莊收購價格為1.58元/斤;滄州、衡水收購價格1.57元/斤;邯鄲收購價格為1.55元/斤;定州小麥收購價格最低,為1.54元/斤。
本周我省重點監測購銷企業小麥平均入庫價格為1.597元/斤,較上周上漲0.007元/斤;平均出庫價格為1.612元/斤,較上周上漲0.008元/斤。其中河北秦皇島青山國家糧食儲備庫收購價格最高,為1.66元/斤,固安縣利源糧油貿易有限公司收購價格最低,為1.53元/斤。
二、市場動態報道
?。?、現貨市場:11月30日,河北地區:霸州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64元/斤;邢臺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55-1.66元/斤;保定雄縣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6元/斤;衡水深州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6元/斤左右。山東地區:德州樂陵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55元/斤;菏澤單縣地區普麥凈糧進廠價1.64元/斤;青島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55-1.665元/斤;濰坊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3-1.658元/斤。河南地區:駐馬店遂平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1.63元/斤;新鄉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4-1.64元/斤;周口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2-1.63元/斤;安陽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35-1.642元/斤。江蘇地區:鹽城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1元/斤左右;連云港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元/斤。安徽地區:亳州譙城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元/斤左右;宿州埇橋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1元/斤。
2、期貨市場:11月30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軟紅冬小麥期貨上漲,截至收盤,12月期約收高13.75美分,報收771.50美分/蒲式耳;3月期約收高14美分,報收795.50美分/蒲式耳;5月期約收高13.50美分,報收806美分/蒲式耳。11月30日,鄭州商品交易所強麥WH303合約結算價1.7525元/斤。
三、市場分析
本周我省小麥價格繼續保持高位運行,但上漲幅度略顯平緩,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市場上量影響小麥價格上漲空間。在經過幾輪的行情震蕩后,當前擁有一定庫存的面企開始觀望,沒有足夠庫存的面企則根據實際加工需求不斷調整小麥收購價格,持糧貿易商的售糧節奏依然是逢高出貨,逢低觀望,上量不足的地區小麥價格還在震蕩向上,接下來的疫情防控政策和天氣仍是影響小麥上量的關鍵。
二是高位震蕩的階段性行情較為突出。我國小麥市場寬松的供需基本面沒有改變,當前的麥價已漲至近幾年高點,市場已經開始警惕高位風險了。受面粉需求趨旺、庫存小麥成本高企以及玉米市場價格的強勢運行等因素提振,小麥價格仍有進一步上漲的勢頭,后期市場多空因素交織,麥價高位震蕩將是常態。
三是后期小麥價格或有下行的風險。當前我省大部分地區面粉企業的收購報價在1.65元/斤左右,受生產成本等因素制約,企業缺乏漲價情緒,臨近年底,地方儲備的投放頻次和投放量均有增長趨勢,節日期間保供穩價以及最低收購價臨儲小麥是否集中投放等政策調控措施都將顯現,將對小麥行情形成一定的影響。
總的來看,當前的小麥市場震蕩偏強走勢仍較突出,短期內小麥價格延續窄幅波動的概率較大,后期需密切關注玉米與小麥的價差變化、政策糧拍賣情況以及疫情對小麥上量的影響。
玉 米
本周我省玉米市場價格小幅上漲。
一、市場價格監測
本周我省玉米平均收購價格為1.41元/斤,較上周上漲0.013元/斤,漲幅0.93%,較去年同期上漲0.085元/斤,漲幅6.42%;平均出庫價格為1.431元/斤,較上周上漲0.013元/斤,漲幅0.92%,較去年同期上漲0.082元/斤,漲幅6.08%。
分市看,秦皇島、廊坊收購價格較高,為1.45元/斤;石家莊為1.43元/斤;唐山、保定為1.42元/斤,衡水、辛集為1.41元/斤,邢臺、滄州為1.40元/斤,邯鄲為1.38元/斤,定州收購價格較低,為1.37元/斤。
本周我省重點監測購銷企業玉米平均入庫價格為1.424元/斤,較上周上漲0.015元/斤,平均出庫價格為1.440元/斤,較上周上漲0.015元/斤。其中河北昌黎國家糧食儲備庫入庫價格最高,為1.500元/斤,河北黃驊國家糧食儲備庫入庫價格最低,為1.365元/斤。
二、市場動態報道
1、現貨市場:12月1日,哈爾濱地區玉米收購價格為1.33-1.34元/斤,山東青島地區貿易商玉米收購價格1.43元/斤,水分15%左右;飼料企業玉米收購價格1.48-1.50元/斤,水分15%以內。
2、港口方面:12月1日,錦州港地區水分14%玉米收購價1.475-1.485元/斤。鲅魚圈港地區水分14%玉米收購價1.475-1.485元/斤。廣東蛇口港地區東北玉米主流收購價格在1.54-1.55元/斤。
3、期貨市場:12月1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收盤較上周收高,成交最活躍的3月期約交易區間在659.25美分到669美分/蒲式耳。12月1日大商所主力合約收盤價1.44元/斤。
三、市場分析
本周,受疫情影響,物流運輸仍受限,玉米上量不及預期,企業庫存持續消耗,采購積極性增加,支撐玉米價格持續走高,分析后期影響玉米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受疫情影響,玉米的賣方壓力有可能后移。當前無論是玉米市場還是生豬市場,最大的變數就是疫情。如果疫情對市場持續影響,那么年前的上量就很容易偏緊,使得大量糧食被迫拖到年后,對年后走勢形成壓力,增加了年后市場的風險。華北、山東地區玉米價格大漲,東北地區玉米也跟著上漲,但受價格及疫情影響,東北玉米外流受限,雖然近年來東北地區的玉米加工企業在不斷增加,但也很難消化東北地區龐大的玉米產量。
二是華北區域玉米銷售進度較往年偏慢。據統計,從山東深加工玉米到車量進行判斷,每年11月份是華北玉米的銷售旺季,今年11月山東玉米深加工企業日均到車331輛,而2021年同期為820輛,2020年同期為855輛。通過比較往年同期山東深加工企業到車數據可知,今年華北區域流通玉米銷售進度偏慢。
三是市場對進口玉米的前景表現較為樂觀。近日巴西玉米進口已經確定,因匯率的有利變化,玉米進口玉米價格不斷下調,到港成本也不斷回落。
總的來看,玉米現貨價格近期的大幅上漲主要是受物流不暢導致的,考慮到物流因素屬于短期變量,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后續運輸大概率會改善,玉米價格也將趨于穩定。
成品糧
一、面粉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面粉(富強粉,25公斤/袋)平均批發價為1.96元/斤,與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上漲0.20元/斤,漲幅11.36%;平均零售價為2.07元/斤,較上周上漲0.01元/斤,漲幅0.49%,較去年同期上漲0.22元/斤,漲幅11.89%。
本周我省重點超市面粉(富強粉,10公斤/袋)五得利品牌平均零售價為2.67元/斤,與上周持平,重點批發市場面粉(富強粉,25公斤/袋)五得利品牌平均批發價為1.92元/斤,與上周持平。
本周我省面粉價格保持平穩,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轉好,市場需求逐步恢復將進一步帶動面粉消費。12月份正是肉、蛋、魚、奶類消費旺季,而飼料需求方面的增加有利于麩皮等副產品價格高位運行,面企的盈利空間增大。11月30日,唐山豐南地區60粉1.80元/斤,麩皮1.30元/斤;石家莊新樂地區20粉1.90元/斤,30粉1.88元/斤,50粉1.84元/斤,麩皮1.30元/斤;滄州肅寧地區60粉1.82元/斤,麩皮1.25元/斤;保定定州地區30-40粉1.86-1.90元/斤,60粉1.81元/斤,麩皮1.27元/斤。
預計短期內我省面粉價格將以平穩運行為主。
二、大米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東北圓粒粳米(25公斤裝)平均批發價為2.49元/斤,與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持平;平均零售價為2.61元/斤,較上周下降0.02元/斤,降幅0.76%,較去年同期下降0.01元/斤,降幅0.38%。
從本周報價看,承德、張家口批發均價較高,在2.68-2.73元/斤之間,其他地區批發價在2.30-2.57元/斤之間。大中型超市金龍魚大米平均零售價為3.89元/斤,與上周持平,重點批發市場大米平均批發價格為2.40元/斤,與上周持平。
本周我省大米價格平穩運行,影響后期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南北產區稻價居高不下。今年國內糯稻種植面積大幅縮減,而如今北方新季糯稻收購工作結束,南方收購工作亦接近尾聲,本周安徽米業均反饋糯稻收購無量,基層余糧明顯見底,預計安徽各產區基層余糧在1-3成不等,而各產區稻價則十分堅挺。本周,東北產區糯稻收購到廠價1.80-1.95元/斤不等;佳木斯等東部地區米企糯稻到廠價在1.83-1.87元/斤;五常產區原糧則早已見空,多從東部地區采購,近兩周到廠價格基本在1.95元/斤上下徘徊。
二是當前人民幣有所升值,進口成本有所回落,疊加越南產區冬春季糯稻種植情況平穩,一旦大量流入國內,極大可能會對國內糯米市場造成沖擊,壓制稻價上漲。國內疫情仍未結束,市場經濟恢復仍需要一定時間,糯米終端需求短期內難有改善。
三是終端需求的持續疲軟導致當前米企價格多呈倒掛狀態,今年糯稻市場稻強米弱格局已經拉滿,按照當前糯米的走貨情況,疊加市場反饋酒廠以及食品廠的整體消化量減少近一半,春節前的需求很難拉高糯米價格。
總體來看,預計短期內大米市場仍以平穩運行為主。
三、豆油(小包裝)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豆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6.44元/斤,較上周上漲0.01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63元/斤,漲幅10.84%;平均零售價格為6.94元/斤,與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上漲0.64元/斤,漲幅10.16%。
本周我省超市豆油(金龍魚,小包裝5L/桶)平均零售價格為7.20元/斤,與上周持平;批發市場豆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6.26元/斤,與上周持平。
期貨市場:周四,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收盤下跌,截至收盤,1月期約收低39.75美分,報收14.30美元/蒲式耳;3月期約收低38.75美分,報收14.37美元/蒲式耳;5月期約收低38.25美分,報收14.45美元/蒲式耳。
分析后期影響國內豆油市場的主要因素:
一是國產大豆方面,國儲各糧庫倉容逐漸減少,部分地區已完成收購目標,疊加近日各糧庫再次下調收購價格0.01-0.04元/斤不等,主流收購價格在2.88-2.91元/斤,使得新豆市價壓力驟增。盡管國家出臺一系列防疫優化政策,但想要緩解當前市場消費低迷、購買力下降的局面還需要一段時日?,F階段各類豆源市場流通滯緩,部分地區蛋白廠等加工企業開機率下降,多數處于停機待產的狀態。且當前市場蔬菜價格便宜,各地學校線上教學居多,豆制品需求日益削減,終端市場消耗速度還有待提高。
二是進口大豆方面,進口大豆到港恢復,油廠大豆不足現象改善。截至今年第48周,11月累計到港743萬噸。另外,據上海鋼聯預計,12月國內進口大豆到港預估為1050萬噸,周均到港量可達到260萬噸。隨著進口大豆到港增加,油廠開機率和周度壓榨量也出現明顯回升。上周國內大豆壓榨量為206萬噸,周度豆油產出增加6.37萬噸,但中間環節提貨加快,油廠豆油庫存繼續下降。隨著大豆到港量增加,近幾周油廠壓榨量有望保持在200萬噸左右,豆油產出穩定增長,后期豆油供應將呈現寬松格局。
三是豆粕方面,隨著年底市場供應逐漸恢復,未來豆粕庫存的修復程度主要體現在備貨需求的節奏上。從需求角度來看,由于今年春節較早,終端備貨周期縮短,時間較往年有所提前。在12月市場供需兩旺的階段,供應增量雖然明顯,但市場剛需較強,豆粕庫存難以大幅累積,自上而下的傳導是否順暢主要取決于飼料企業和養殖端的備貨心態及備貨節奏。短期來看,供應增量壓力將通過產業鏈的傳導被逐級消化,豆粕市場的庫存壓力并不明顯。
總體來看,預計短期內國內豆油價格上漲空間不大。
花生油(小包裝)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花生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14.24元/斤,較上周上漲0.02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17元/斤,漲幅1.21%;平均零售價格為15.15元/斤,較上周上漲0.01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21元/斤,漲幅1.41%。
本周我省超市花生油(魯花,小包裝5L/桶)平均零售價格為17.31元/斤,與上周持平。批發市場花生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14.41元/斤,與上周持平。
分析后期影響花生油市場的主要因素:
一是受多個花生產區靜默管理影響,花生整體交易清淡,上貨交易有限,價格基本穩定,受到貨偏少影響,多個油廠停機不停收,收購價格略有波動,但幅度有限。二是河北灤縣花生產區目前花生交易有限,局部管控中,無法正常交易,主流行情清淡,價格穩定。目前小日本通果價格在3.70-3.90元/斤,小日本通米價格在5.20元/斤左右,308新花生通果價格在3.70-3.90元/斤,308花生通貨米價格在5.20-5.45元/斤。
總體來看,預計近期花生油價格將維持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