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我省小麥價格小幅上漲
預計12月份小麥價格仍將維持高位整理
一、市場走勢
11月份,我省中等小麥月度平均收購價格為1.570元/斤,較上月上漲0.035元/斤,漲幅2.28%,較去年同期上漲0.240元/斤,漲幅18.05%;月度平均出庫價格為1.589元/斤,較上月上漲0.035元/斤,漲幅2.25%,較去年同期上漲0.239元/斤,漲幅17.70%。
分市來看,廊坊小麥月度平均收購價格最高,為1.60元/斤;保定收購價格為1.59元/斤;辛集收購價格為1.58元/斤;定州、邢臺收購價格為1.57元/斤;石家莊、唐山、滄州、衡水收購價格為1.56元/斤;邯鄲小麥月度平均收購價格最低,為1.55元/斤。
二、市場分析
本月我省局部地區因疫情形勢嚴峻,物流受限,小麥市場供應略顯偏緊,小麥價格整體高位上漲,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疫情對小麥上量影響明顯。月初我省部分地區疫情散發,物流交通不暢,市場小麥上量減少,受影響的加工企業只能通過提價來刺激上量。但由于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市場增價未增量現象明顯,尤其是大型粉廠集中分布的區域麥價漲幅略大,中小型粉廠分布的區域麥價漲幅較小。
二是小麥市場供需處于階段性緊平衡狀態。受麥價持續上漲、國際外圍環境、疫情多地散發等因素影響,今年持糧主體售糧節奏較往年不同,滯留基層的糧源要比去年多一成以上。政策糧方面投放量偏少,截止目前最低收購價小麥仍只在新疆地區投放,地方儲備小麥由于投放數量少,價格相對較高,中小型粉廠采購意愿不強。
三是小麥成本增加是麥價上漲的支撐。本月小麥價格上漲主要以龍頭企業領漲,其它企業低位補漲為主。目前余糧大多集中在貿易商手中,隨著時間推移,糧商手中庫存小麥成本也在持續增加,制粉企業要想收得到小麥,其收購價格只能跟隨上漲,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區的面企小麥主流收購價格在1.65元/斤左右。
三、后期走勢分析
一是市場上量將逐步恢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優化疫情防控工作“二十條”措施發布后,部分地區物流運輸有所改善,企業到貨量將會增加。受小麥價格的持續上漲吸引以及對后市風險的考慮,持糧主體心態發生了變化,適時售糧以規避風險,市場流通糧源將有所增多。
二是小麥市場總體寬松的供需基本面沒有變??傮w來看,今年的小麥需求要弱于往年,面粉需求量較往年基本保持穩定,小麥與玉米的價差一直保持在350-400元/噸左右,今年的小麥飼用替代需求量大幅減少。長期看,在小麥飼用需求有限的情況下,靠單一的面粉需求難以支撐小麥長期的上漲勢頭。
三是后期麥價不排除出現高位回落的風險。本輪小麥價格上漲持續時間較長,隨著市場利好因素逐步釋放,階段性糧源得到補充后,加工企業采購積極性將會下降,加之地方各級儲備糧也會在這波高價下加大輪出力度,小麥市場供需偏緊局面將會得到改善,后期支撐小麥價格持續上漲的動力不足。
總的來看,市場階段性供需偏緊只是暫時的,市場并不缺糧,但由于當前小麥市場階段性支撐因素仍較多,預計年底前小麥市場價格易漲難跌,麥價波動幅度將會有所縮小。
11月份我省玉米價格小幅上漲
預計12月份玉米價格將保持平穩
一、市場走勢
11月份我省玉米月度平均收購價格為1.39元/斤,較上月上漲0.025元/斤,漲幅1.83%,較去年同期上漲0.07元/斤,漲幅5.30%;月度平均出庫價格為1.41元/斤,較上月上漲0.022元/斤,漲幅1.59%,較去年同期上漲0.06元/斤,漲幅4.44%。
進入11月份后,我省玉米市場價格一路上漲,從月初的1.372元/斤上漲至月末的1.41元/斤,上漲0.038元/斤,漲幅2.77%。
二、市場分析
11月玉米整體走勢偏強,主要是受疫情影響,物流運輸受限,玉米上量不及預期,企業庫存持續消耗,采購積極性增加,支撐玉米價格持續走高。
一是當前山東地區當地深加工的開機率普遍在7成以上,由于到貨車輛持續低迷,不少企業已經開始動用庫存,目前企業的平均庫存僅能維持十天左右,面對尚無解封期可談的靜默,企業上調收購價收購,現階段玉米的上漲并不是需求拉動的,主要是受流通市場供應不足影響。
二是華北地區企業的庫存要高于山東地區,這也是河北、河南、山西等省份玉米價格上漲并沒有像山東一樣迅猛的主要原因。同樣,華北地區的風險要遠低于山東地區,即使解封后從價格來看持糧主體更愿意發山東,不過華北地區大概率也會出現回落的局面,只是幅度上要小于山東地區。
三、后期走勢分析
一是華北、山東玉米價格上漲,東北玉米也跟著上漲,但受疫情影響,東北玉米外流受限。雖然近年來東北地區的企業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但是也很難消化東北地區龐大的玉米產量,如果賣壓后移,年后市場壓力也將增加。
二是隨著企業收購價的持續上漲,基層收購價的波動并不大,但下游終端產品的價格卻是一漲再漲,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目前山東企業已經開始向相關部門提交申請,希望對糧源運輸開辟“綠色通道”,以確保市場的整體供應不出現斷層。如果解封上市量增加,玉米價格或會回調。
三是南方銷區,目前飼料企業的采購熱情并不高。對于大多數飼料企業來說,春節備貨開啟最少是在12月中旬左右,以目前華北及山東地區的價格來看,如果12月份依舊維持如此高位,南方飼料企業的目光會集中到東北地區,這也是東北地區春節前易漲難跌的原因之一。
總體來看,現階段玉米的上漲并不是需求拉動的,一旦疫情好轉,解封地區增多,以當前的價格來看,超過半數的持糧主體會開啟快速售糧,玉米價格也將止漲企穩。
11月份我省面粉價格略有上漲
預計12月份面粉價格將以平穩運行為主
一、市場走勢
11月份,我省集貿市場面粉(25公斤/袋富強粉)平均批發價為1.96元/斤,較上月上漲0.02元/斤,漲幅1.03%,較去年同期上漲0.25元/斤,漲幅14.62%;平均零售價為2.06元/斤,較上月上漲0.02元/斤,漲幅0.98%,較去年同期上漲0.26元/斤,漲幅14.44%。
從本月報價來看,我省重點超市面粉(富強粉,10公斤/袋)五得利品牌月度平均零售價為2.67元/斤,重點批發市場面粉(富強粉,25公斤/袋)月度平均批發價為1.92元/斤。
11月份,我省多地受疫情散發影響,面粉市場購銷低迷,面企開機率普遍較低,月底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轉好,市場需求逐步恢復。12月份是肉、蛋、魚、奶類的消費旺季,飼料方面的需求增加有利于麩皮等副產品價格高位趨穩,面粉廠盈利空間將有所放大。
預計短期內面粉價格仍將以平穩運行為主。
11月份我省大米價格基本保持平穩
預計12月份大米價格仍將以平穩運行為主
一、市場走勢
11月份,我省集貿市場東北圓粒粳米(25公斤裝)平均批發價為2.49元/斤,較上月上漲0.01元/斤,漲幅0.40%,較去年同期下降0.05元/斤,降幅1.98%;平均零售價為2.62元/斤,較上月上漲0.01元/斤,漲幅0.38%,較去年同期下降0.04元/斤,降幅1.52%。
11月份我省大米市場價格穩中略漲,其中定州批發均價最低,為2.30元/斤,承德批發均價最高,為2.73元/斤。
二、市場分析
11月份,我省大米市場價格基本保持平穩,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國儲收購進度相對遲緩。11月5日黑龍江產區托市收購啟動以來,各產區庫點已經陸續開庫,但是收購狀態似乎有些不盡如人意。整體看來收購量仍持續低位,尤其從各產區收購點入庫積極性來看,貿易商均反饋入庫利潤較低,各代儲企業也反饋收購無量,也不排除部分產區或因疫情因素而導致收購停滯,疊加近期天氣因素,延緩收購進度。
二是終端需求不旺。月初價格上調,根源在于市場第三方資金的炒作,而非終端需求。在市場的炒作氛圍之下,十月末新季糯稻價格達到今年的歷史高點,強勢支撐糯米價格快速上調,僅在一周之內,北方糯米價格上調幅度達到0.30元/斤。一周后,市場陳糧開始陸續出庫,市場供應增加,價格止漲平穩運行。
三、后期走勢分析
一是進入12月份,第一波售糧高峰早已結束,從米企收購進度來看,多產區反饋庫存建立接近尾聲,尤其是北方產區,圓粒水稻庫存基本已經建立完成,長粒水稻因價格持續高位運行,部分米企選擇零庫存狀態,隨加隨收,庫存建立進度較去年同期有所延緩。
二是下一波售糧小高峰即將來臨。今年春節時間較往年有所提前,春節前農戶資金回流意愿較強,售糧積極,市場供應十分充足,而春節提前或將成為稻價上漲的又一阻力。隨著上量時間推遲,稻價回落的風險就會越高。米企方面當前多挑選優質糧源采購,優質優價明顯,月底黑龍江佳木斯產區圓粒水稻最高到廠價可達1.34-1.35元/斤。
三是在全國疫情形勢嚴峻的大背景下,大米市場逐漸飽和,終端需求十分疲軟,低價粳米比比皆是,沖擊米市的同時更是壓制稻價上漲。當前全國防疫政策仍較為嚴格,抑制人員流通,疊加高校今年放假時間較為提前,集團性消費需求減弱,無疑成為稻米市場的另一利空因素。
總的來看,預計近期大米價格將以平穩運行為主。
11月份我省豆油價格小幅上漲
預計12月份豆油價格將止漲趨穩
一、豆油市場走勢
11月份,我省集貿市場豆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6.44元/斤,較上月上漲0.07元/斤,漲幅1.10%,較去年同期上漲0.68元/斤,漲幅11.81%;平均零售價格為6.94元/斤,較上月上漲0.06元/斤,漲幅0.87%,較去年同期上漲0.70元/斤,漲幅11.22%。
二、市場分析
11月份,我省豆油價格小幅上漲,分析后期影響豆油價格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國產大豆方面,近期,南北方地區普遍氣溫驟降,旺季時間逐漸縮減,各地疫情封控,交通受阻,運費增加,而部分非疫區流通量并不大,短期內市場貨源流通緩慢的現象難以打破。疊加今年總產量大幅增加,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日益顯現,即使后期疫情得到控制,各大加工廠復工復產,也很難改變現有的弱勢局面。
二是進口大豆方面,11月25日國儲進口大豆拍賣成交率較前期大幅下滑,在投放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成交3.32萬噸,成交率僅為6.58%。而隨著進口新豆陸續到港,大豆價格不斷下跌。截止目前,天津港進口美灣新豆凈糧,分銷價為5820元/噸,山東港口價格下滑至5860元/噸。鑒于進口成本價格優勢,預計后期進口大豆價格還有一定下滑空間。后期東北地區新豆在無中儲糧底價支撐的情況下,此類蛋白豆源的市場價格恐有繼續下跌的趨勢。
三是豆粕方面,隨著12 月份進口大豆繼續大量到港,國內整體豆粕供應預期增加,現貨價格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主要是油廠開機率開始大幅回升,豆粕供應也隨之增加。由于擔憂疫情影響,下游企業提高安全庫存,提貨仍較積極,豆粕庫存也只是小幅增加,豆粕累庫還需時日,但若壓榨如預估升至200萬噸以上的話,豆粕累庫速度也將加快,這勢必將給正在下行的現貨價格帶來更大的壓力。
總的來看,預計短期內國內豆油價格或將止漲趨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