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2022年12月13日報價)我省主要糧油品種中小麥、玉米市場價格下降,面粉、大米市場價格保持平穩,豆油、花生油市場價格基本保持平穩。
小 麥
本周我省小麥平均收購價格略有下降。
一、市場價格監測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小麥(國標三等)平均收購價格為1.574元/斤,較上周下降0.004元/斤,降幅0.25%,較去年同期上漲0.222元/斤,漲幅16.42%;平均出庫價格為1.594元/斤,較上周下降0.003元/斤,降幅0.19%,較去年同期上漲0.220元/斤,漲幅16.01%。
分市看,廊坊小麥收購價格最高,為1.61元/斤;保定收購價格為1.60元/斤;石家莊、滄州、邢臺收購價格為1.58元/斤;唐山收購價格為1.57元/斤;辛集收購價格為1.56元/斤;衡水、邯鄲、定州購價格為1.55元/斤。
本周我省重點監測購銷企業小麥平均入庫價格為1.592元/斤,較上周下降0.004元/斤;平均出庫價格為1.606元/斤,較上周下降0.004元/斤。其中河北秦皇島青山國家糧食儲備庫收購價格最高,為1.65元/斤,固安縣利源糧油貿易有限公司收購價格最低,為1.51元/斤。
二、市場動態報道
?。?、現貨市場:12月14日,河北地區:邢臺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5-1.64元/斤;邯鄲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4-1.63元/斤;衡水深州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35元/斤左右;保定雄縣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3元/斤左右。河南地區:周口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05-1.61元/斤;安陽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04-1.63元/斤;駐馬店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13-1.615元/斤;新鄉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07-1.632元/斤左右。山東地區:青島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35-1.655元/斤;菏澤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1-1.625元/斤;聊城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1-1.625元/斤左右。江蘇地區:徐州銅山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元/斤;泰州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05-1.61元/斤左右。安徽地區:宿州埇橋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0元/斤左右;亳州渦陽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1元/斤。
2、期貨市場:12月14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軟紅冬小麥期貨收盤互有漲跌,截至收盤,3月期約收低1.5美分,報收749.25美分/蒲式耳;5月期約收低2.25美分,報收758.75美分/蒲式耳;7月期約收低1.75美分,報收764美分/蒲式耳。12月14日,鄭州商品交易所強麥WH303合約結算價1.7525元/斤。
三、市場分析
隨著各地管控措施陸續放寬,物流運輸情況明顯改善,小麥市場供應量增加,本周我省小麥價格依然維持弱勢調整,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面粉企業的庫存水平相對偏低。雖然經過了一輪小麥集中上量,但考慮糧源的采購成本依然較高,多數面企并沒有大量地建立庫存,而隨著餐飲業恢復堂食,食品加工廠開啟節前備貨,使得面粉等物資的需求明顯上漲,面企依然有一定的補庫需求。在小麥加工企業補庫需求的影響下,節前的小麥市場價格存在波動上漲的預期。
二是今年全國冬小麥苗情普遍長勢良好。全國冬小麥播種已經結束,播種期條件適宜,播種面積較去年穩中有增,出苗情況普遍較好,市場遠期心理相對穩定。今年我省冬小麥播種面積3354.1萬畝,同比增加3.3萬畝,適墑適期播種比例高,苗情整體接近常年,明顯好于去年,為2023年小麥總產量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市場依然由最基礎的供需形勢決定。目前小麥市場沒有太多的消息面,短期來看,小麥市場供應量不會有較大的變化,中長期來看,市場供應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而年末又是面粉消費的旺季,制粉企業為維持市場占有額也會提高開機率,加大對小麥的采購力度,將為小麥價格上漲提供支撐。
總的來看,隨著元旦、春節臨近,受面粉需求趨旺、庫存小麥成本高企等因素支撐,預計春節前小麥價格仍將維持高位運行。
玉 米
本周我省玉米市場價格小幅下降。
一、市場價格監測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玉米(國標三等)平均收購價格為1.409元/斤,較上周下降0.009元/斤,降幅0.64%,較去年同期上漲0.222元/斤,漲幅1.87%;平均出庫價格為1.428元/斤,較上周下降0.012元/斤,降幅0.83%,較去年同期上漲0.22元/斤,漲幅1.82%。
分市看,廊坊收購價格較高,為1.44元/斤;秦皇島為1.43元/斤;唐山、石家莊為1.42元/斤;保定、衡水、滄州、辛集為1.41元/斤;邢臺為1.40元/斤;邯鄲為1.39元/斤;定州收購價格較低,為1.38元/斤。
本周我省重點監測購銷企業玉米平均入庫價格為1.426元/斤,較上周下降0.008元/斤,平均出庫價格為1.44元/斤,較上周下降0.011元/斤。其中博野國家糧食儲備庫價格最高,為1.48元/斤,邯鄲市國糧糧油儲備有限公司價格最低,為1.39元/斤。
二、市場動態報道
1、現貨市場:12月15日,哈爾濱地區玉米收購價格為1.325-1.335元/斤,山東青島地區貿易商玉米收購價格1.42元/斤,水分15%左右;飼料企業玉米收購價格1.49-1.50元/斤,水分15%以內。
2、港口方面:12月15日,錦州港地區水分14%玉米收購價1.44-1.455元/斤;鲅魚圈港地區水分14%玉米收購價1.44-1.455元/斤;廣東蛇口港地區東北玉米主流價格在1.52-1.525元/斤。
3、期貨市場:12月15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收盤收低,成交最活躍的3月玉米合約收跌3美分,結算價6.50-1/2美元/蒲式耳。12月15日大商所主力合約收盤價1.396元/斤。
三、市場分析
本周,隨著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優化,物流運輸逐步恢復,多方主體收購玉米的積極性增加,春節前種植戶有集中售糧的習慣,預計玉米市場有效供給量將會增加,玉米價格趨于弱勢運行,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國內市場上量壓力提升。我國玉米現階段處于大量上市期,受疫情影響前期上量進度整體偏慢,但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市場供應量大幅增加。目前國內玉米收獲結束,農業農村部對本年度玉米產量維持較高的預期,年度產量仍保持小幅增產的預估。按照季節性規律,元旦前后、3月底前后都是農戶集中賣糧的時間段。而今年春節時間有所提前,目前距離春節僅一個多月時間,年前12月份將是農民的賣糧旺季,市場供應量明顯增加將加大價格回落的風險。
二是飼用需求利多效應減弱。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10月,全國工業飼料產量2672萬噸,環比下降5.7%,同比增長0.2%。10月產量較上月略有減少,主要是國慶節前生豬出欄增加,整體仍處于同期最高水平,玉米飼用剛需支撐較強。從歷年規律來看,年末是豬肉消費旺季,對豬價有較強支撐,但今年旺季養殖利潤卻處于下滑狀態,使得養殖端對年后淡季更加悲觀,加速出欄,生豬存欄存在下滑預期,飼料產量可能繼續回落,玉米飼用需求利多效應減弱。
三是巴西玉米開運,進口壓力漸增。今年5月,中國海關總署與巴西農業部簽署《巴西玉米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為巴西玉米輸華鋪平了道路。11月初,中國海關總署公示了136家巴西企業獲準向中國出口玉米。并且市場消息稱,巴西玉米到港價格約在1.36元/斤,明顯低于美玉米價格,且較國內市場價格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增添了后期采購巴西玉米的積極性。同時,根據外商的報價來看,巴西玉米明年6、7月份的船期進口成本在1.30元/斤附近,遠遠低于目前國內玉米價格,而且美國玉米遠月進口成本也在下降,有助于擠出前期對進口量下滑的升水預期,國內玉米市場價格承壓。
總的來看,國內玉米現貨供應情況將逐漸改觀,疊加進口玉米成本繼續下滑,使得玉米市場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弱勢,預計短期內玉米價格或將保持穩中偏弱運行。
成品糧
一、面粉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面粉(富強粉,25公斤/袋)平均批發價為1.96元/斤,與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上漲0.20元/斤,漲幅11.36%;平均零售價為2.07元/斤,較上周上漲0.01元/斤,漲幅0.49%,較去年同期上漲0.22元/斤,漲幅11.89%。
本周我省重點超市面粉(富強粉,10公斤/袋)五得利品牌平均零售價為2.67元/斤,較上周上漲0.01元/斤,重點批發市場面粉(富強粉,25公斤/袋)五得利品牌平均批發價為1.92元/斤,與上周持平。
本周我省面粉價格繼續保持平穩,11月至今,疫情因素導致多地高校提前放假,務工人員提前返鄉,集團性剛需減少,面粉消耗處于下滑的狀態。近期隨著疫情防控政策不斷優化,餐飲業、食品加工業恢復正常需求疊加節前備貨模式的開啟均提振面粉后期需求,面粉價格保持穩定。12月14日,滄州肅寧地區60粉1.82元/斤;邢臺柏鄉地區30粉1.87元/斤,60粉1.82元/斤;邢臺寧晉地區30粉1.86元/斤,40粉1.84元/斤,60粉1.80元/斤。
預計短期內我省面粉價格將以平穩運行為主。
二、大米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東北圓粒粳米(25公斤裝)平均批發價為2.49元/斤,與上周持平,與去年同期持平;平均零售價為2.62元/斤,與上周持平,與去年同期持平。
從本周報價看,承德、張家口批發均價較高,在2.68-2.72元/斤之間,其他地區批發價在2.30-2.59元/斤之間。大中型超市金龍魚大米平均零售價為3.89元/斤,與上周持平,重點批發市場大米平均批發價格為2.39元/斤,與上周持平。
本周我省大米價格平穩運行,影響后期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粳稻價格趨強,陳糧熱度漸增。首先,今年北方產區長粒粳稻種植面積大幅縮減,尤其是黑龍江產區。據市場消息反饋,黑龍江部分產區縮減比例可達2/3,因此當前市場長粒粳稻價格持續高走的現象也就不難理解。其次,今年天氣因素利空,北方很多產區積溫較低,疊加前期霜凍影響產量。另外,疫情背景下,化肥、人工費用等種植成本增加,這也無形助推了農戶的惜售心理,目前長粒粳稻基層余糧大概在2-3成左右。最后,大廠頻繁上調長粒水稻掛牌收購價格更是刺激粳稻市場價格波動。
二是秈稻購銷不溫不火,優質糧源供應吃緊。當前秈稻市場似乎已經進入購銷淡季,市場成交持續低位,秈稻去處似乎兵分兩路,受前期干旱天氣影響較大的糧源多以入糧庫為主,優質糧源則多以入米企為主。然而當前終端消費較為低迷,銷區庫存消耗較慢,疊加進入十二月份,部分米企陸續半停擺,整體開機率小幅下行,因此米企采購積極性并不高,不過今年優質糧源十分稀缺,供應偏緊。
三是當前米企庫存均處低位,隨著疫情政策優化,春季前終端需求或將小幅啟動,春節之后米企自然要陸續補庫,因此長粒粳稻價格難落,不排除有小幅趨強的可能。
總體來看,預計短期內我省大米價格仍以平穩運行為主。
三、豆油(小包裝)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豆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6.42元/斤,較上周下跌0.01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63元/斤,漲幅10.88%;平均零售價格為6.91元/斤,較上周下跌0.02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62元/斤,漲幅9.86%。
本周我省超市豆油(金龍魚,小包裝5L/桶)平均零售價格為7.20元/斤,與上周持平;批發市場豆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6.24元/斤,與上周持平。
期貨市場:周三,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窄幅漲跌互現,截至收盤,1月期約收高2.5美分,報收14.82美元/蒲式耳;3月期約收高0.5美分,報收14.85美元/蒲式耳;5月期約收低0.5美分,報收14.88美元/蒲式耳。
分析后期影響國內豆油市場的主要因素:
一是國產大豆方面,東北產區疫情封控全面解除,曾一度中斷的國儲收購陸續恢復。封控時間較長的區域,因前期高價入倉豆源無法流通,與現行價格差異較大,解封后集中向轄區糧庫轉移,但國儲在恢復收購的過程中,接連下調入庫價格,令大多主體出現虧損。國儲收新價格不斷下調,陳豆拍賣底價也相應調整。期貨市場弱勢格局持續,使得產區缺乏支撐,油用大豆跌勢將對其他豆源價格維穩帶來不利影響。
二是進口大豆方面,隨著美國大豆的大量上市,以及我國大豆壓榨企業壓榨利潤的恢復,我國進口大豆采購明顯增多。最近幾日,我國油脂企業連續采購美國大豆,累計已經超過70萬噸。根據跟蹤的數據預估,12月至明年2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處于2600萬—2800萬噸,預計環比增加28%,同比增加25%。
三是豆粕方面,目前已經處于12月中旬,臨近元旦、春節等節假日,而我國居民具有春節前進行相關食品制作的習俗,我國生豬、肉禽等養殖已經開始進入出欄周期,這將令未來幾個月我國生豬等存欄數據出現縮減。并且,即便春節后養殖企業重新補欄,小豬的飼料消費用量增幅也將有限,對豆粕的需求難以達到當下的高位狀態?;诖?,國內進口大豆到港數量持續增長,而飼料消費進入淡季,豆粕庫存必然進入積累階段。根據統計,目前我國沿海地區油廠豆粕庫存處于29萬噸左右,較半月前增加11萬噸。隨著南美大豆產量的逐漸明朗化,一旦進入南美大豆的上市周期,國際大豆市場必然受到壓制,屆時豆粕價格亦將受到影響。
總體來看,預計短期內國內豆油價格或將下跌。
花生油(小包裝)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花生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14.25元/斤,較上周下跌0.01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15元/斤,漲幅1.06%;平均零售價格為15.14元/斤,較上周下跌0.03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17元/斤,漲幅1.14%。
本周我省超市花生油(魯花,小包裝5L/桶)平均零售價格為17.31元/斤,與上周持平。批發市場花生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14.41元/斤,與上周持平。
分析后期影響花生油市場的主要因素:
一是花生產區整體交易氛圍尚可,農戶實際上貨積極性依舊不多,貨源供應較為有限,下游補貨態度尚可,成交以質論價。二是河北灤縣花生產區上貨交易仍然不多,價格暫時穩定。目前小日本通果價格在3.90元/斤左右,小日本通米價格在5.30-5.35元/斤,308花生通果價格在4.00元/斤左右,308花生通貨米價格在5.40-5.50元/斤。
總體來看,預計近期花生油價格將維持平穩運行。